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
程淑美,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大师曾当选为“北京市第11届人大代表”。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花丝镶嵌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被聘请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2009年,因作品已形成独特风格,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誉名为“程氏花丝”。
程淑美曾先后师从花丝老艺人翟德寿、吴可男大师和玉雕老艺人何荣。她以素描及立体造型能力见长,其作品以花丝镶嵌为主,与玉雕等多种工艺嫁接,把立体造型与传统花丝技艺结合,在摆件及首饰方面也有其独特风格,使其作品在传统花丝镶嵌行业中独树一帜。
大师作品欣赏
作品中的观音菩萨端庄妙丽,挺身而立,天衣被海风吹得自后向前飘动。观音头后的背光上錾刻一对护法金龙,周围有火焰环绕。脚下巨大的鳌鱼与观音相呼应,鳌鱼口吐莲花,围绕着观音菩萨,体现了鳌鱼被菩萨降服教化而驯服的含义。玉石雕刻的汹涌海浪托起鳌鱼和观音菩萨,鳌鱼威猛无比,活灵活现,观音脚踩莲花,手持净瓶、杨柳枝,慈悲肃穆。作品动静结合,形象生动。
作品主要材料为紫铜,嵌有天然宝石3000多粒。作品表面处理为镀金镀银相结合,并镀有防腐保护层。作品表现的是观世音菩萨为其弟子及护法神龙讲经说法的场面。场面即庄严肃穆又生动传神。观世音菩萨趺坐于嵌宝莲台之上,左手托净水瓶,右手持杨柳枝。观音的面目和手及童子均为仿象牙雕刻并彩绘。佛光上嵌有银蓝八宝,周边火焰升腾,象征佛法无边。观音右上方有鹦鹉为观音口衔佛珠,盘旋听经。华盖分上下两层,上层饰以护法神龙,下层饰以凤鸟、盘肠。观音莲座下有护法神龙自玉石山下涌出,俯首听经。
作品主要材料为足银,嵌有天然宝石3000多粒。作品表面处理为镀金镀银相结合,并镀有防腐保护层。传说中,犼像犬,凶猛异常,吃人,并常常与龙争斗的神兽。作品表现的是观世音菩萨降服金毛犼令其皈依的场面。场面即庄严肃穆又生动传神。观世音菩萨趺坐于嵌宝莲台之上,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持莲花。观音的面目均为仿象牙雕刻并彩绘。佛光上嵌有银蓝八宝,周边火焰升腾,象征佛法无边。坐骑金毛犼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口衔宝莲托起玉净瓶,助大士医世间百病,普渡众生。
杨柳观音造像端庄肃穆,神态慈悲祥和,面相妙丽俊美,面带微笑俯瞰世间,左手托净水瓶,右手持杨柳枝。据“观世音菩萨密经”记载:以柳枝洒法水可医百病、解除苦难。观世音菩萨身着白色天衣、风帽,嵌宝璎珞庄严其身。头上装饰以红色玛瑙雕琢的化无量寿佛。背后的佛光四周火焰升腾,其中有两条护法神龙护佑着大菩萨,显示了观世音菩萨的佛法无边。作品下部是一盛开的金色莲花,观世音立于莲花之上,更体现出大菩萨超凡出尘的神圣感和普渡众生之不朽精神。
作品的设计理念区别于原“程氏花丝”的原风格,重新构思设计、绘图、塑泥稿、整件作品以制胎錾刻工艺为主,点缀了极少的花丝工艺(胸前璎珞部分),这种工艺制作难度较大,特别是观音头颈部分的处理,因不用铸造工艺,而用纯手工制胎、手工錾刻、手工开脸,制作时克服了多个难点,“观音”的姿态生动,衣纹飘洒自然,面部庄严、慈悲、妙美、传神。
如意观音来源于六观音法像中的如意轮观音。观音以自由脚坐姿于莲台之上,左手捧花丝嵌宝如意,右手作护持状。观音坐姿优美,面相端庄、祥和。动态生动,衣纹飘洒,满身纹饰如花团锦簇一般。
持莲观音来源于三十一观音法像。观音以自由脚坐姿于莲台之上,左手持花丝嵌宝莲华,右手作护持状。观音坐姿优美,面相端庄、祥和。动态生动,衣纹飘洒,满身纹饰如花团锦簇一般。
工艺美术大师制作微缩木老物件 展别样“年味”
2021年1月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陈和生在掌心上展示做好的作品《迎春》。 图片来源:方东旭/视觉中国 2021年1月26日,江苏南京,春节临近,江苏省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陈和生制作出一些充满年味的微缩木作模型。陈和生把儿时记忆里过年时走街串
作品由程淑美、高欣程设计,赵春明、高欣程等制作,作品分为如意头、如意身和如意尾三个部分。如意头正中为翡翠透雕圆寿字,莹润细腻;下方镶嵌花丝作万寿菊花瓣,若隐若现。如意头以花丝为衬底,上有錾刻云纹,繁复美观;五只蝙蝠盘绕于寿字周围,寓意五蝠捧寿,福寿无边。如意柄正中为玉石透雕之“盛世永年”四字,两边由手工錾刻的缠枝莲紧紧簇拥,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福泽万代。如意尾端,同样为一镶嵌在万寿菊花瓣中的翡翠圆寿字,与如意头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盛世永年银如意,采用了独特的金镶玉花丝新技法,加上金、玉、松石等多材质的光彩交相辉映,华美异常、尊贵不凡。
如意头正中为手工錾刻圆寿字,五只蝙蝠盘绕于寿字周围,寓意五蝠捧寿,福寿无边;如意柄正中为纯手工錾刻团“囍”,左右两边錾刻龙凤,寓意“龙凤呈祥”“双喜临门”。如意柄尾端,为一个錾刻的团“禄”,寓意“加官进爵”;“团囍”“团寿”及“团禄”周围环绕花丝制作的古钱纹,寓意“财富连绵”“财运亨通”,共同组成五福如意。作品采用了独特的黑檀木与金镶结合的新方式,黑色檀木上镶嵌金银,并加上松石、玛瑙等宝石,各种光彩交相辉映,华美异常、尊贵不凡。
作品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蝉的生活状态。采用传统花丝镶嵌工艺制作而成,蝉翼以0.12毫米的花丝填成,达到了真正的薄如蝉翼效果。金蝉银叶,金银两种颜色的反差,使金蝉跃然银叶之上。底座选用天然荆棘根,力求达到自然和谐。木座刻唐代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一首,古代文人以蝉明志,寓意高洁,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一鸣惊人;蝉的生活习性是喝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中国文人以蝉寓意具有高风亮节品格之士。
作品“平安吉祥”作品由程淑美大师领衔设计,高欣程等制作完成。作品用以紫铜镀足金足银,镶嵌天然珊瑚、珍珠、松石共1180余粒,并装饰以天然南海珊瑚枝,白玉如意,红玛瑙灵芝。“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祥瑞的象征,取象之谐音“祥”为此意。象脚下踩有金色祥云,背上装饰有金鞍-意为安;金瓶-意为平;金瓶内装有金戟-意为吉和刻有长寿二字的白玉如意及珍贵的红珊瑚。寓意为:平安吉祥、平安如意、长寿如意。象鼻高高扬起,献上灵芝仙草,可去病除邪,健康长寿。象身上的背披图案精美,装饰有蝙蝠-意为福、园寿字、海水、山崖。寓意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作品采用花丝镶嵌工艺中的制胎錾刻工艺为主,结合花丝工艺、镶嵌工艺纯手工制做而成。此技艺是传统的宫廷技艺流传至今。麒麟是能驱魔辟邪的瑞兽,又能给人们带来子嗣,寓意吉祥平安、多子多福。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的迷人意境。
作品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将收纳之器设计成宝车样式,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其内部可储文房用品,顶上可置香具。作品上部四面围栏錾刻透雕拐子龙,四角置珊瑚宝珠,边框装饰素丝回纹,宝车四面共设计装饰门窗20扇,两两一组,自由开关,中嵌精美花丝枣花锦地,精致异常。下部围板精雕海水龙纹图,灵动而威武。车轮采用制胎錾刻镶嵌工艺,可随意灵活转动,车轴顶端镶有嵌宝石的花丝花头,灵巧、华美。
作品采用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技艺,全部用各种花样银丝制做而成,运用了掐、填、攒、焊、堆、垒等技艺手法。作品大量融入了古典波斯地区器皿风格及纹饰,玲珑剔透,造型新颖。
作品采用金、银为材料,因多节而制做难度大,在大竹枝根结处悬空生两小枝,并以花丝镶嵌技法精制数枚竹叶点缀其上,极致精巧。整套作品彰显古朴、高贵、雅致,实为收藏、品茗之上乘佳品。禅茶文化之精神即:正、清、和、雅!此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这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即事理圆通,又雅俗同归。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有相无相,不即不离。佛家偈语曰:禅茶只在个人杯中。
作品以清代提梁壶为原型,原物藏于故宫博物院。提梁壶通体累丝匀称,纹饰优美,是清代花丝镶嵌工艺巅峰的代表作品。程淑美大师的作品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改进,更加稳固、实用。罐上有盖,盖上亦为八组细丝卷草纹,围绕中间八瓣花纽罐帽。提梁罐的提梁由三部分组成,主体是一根较粗的梁,在两端处分出两根细梁,从侧面看分别是三个梁,与罐身分别相连,镂空剔透,稳而坚固。
壶把设计取自天下第一龙“红山玉龙”的造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壶的一面錾刻明代著名大才子、著名画家唐寅的传世作品《守耕图》局部图,并题诗一首:“南山之麓上腴田,当守犁锄业不迁。昨日三山降除目,长沮同拜地行仙。” 展现了优闲、恬淡、旷达的精神生活。壶的另一面錾刻五律诗《守耕图》“推窗云出岫,草绿望晴川。花坞风梳柳,明湖雾袅烟。红鲤跃清水,白鹭飞平田。归隐渔樵乐,心闲寿自添。”在大师的錾刀下,字字跃然于上,细腻而有力。
作品仿制自唐舞马衔杯纹银壶,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亦有诗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